出成都一路向西,经都江堰、映秀、卧龙,不到三个小时就到巴朗山口。山口玛尼堆由碎石堆砌,飘舞的彩带和块石上印刻有藏传佛教经文,较以前不同的是,玛尼堆内置放了音响,诵经声可以随风远播。
巴朗山口
玛尼堆不远处的猫鼻梁公路服务区是个观景点,边上矗立一巨石,上书“斯古拉神山”。原来从这里可远观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海拔六千二百五十米,是四川第二高山,由四座超过五米海拔的山峰组成,终年积雪,是一座现代冰川。 “四姑娘”是藏语“斯古拉”的汉译而已,真实“斯古拉”的意思是“大神山”。凭此差池带来的是人们对这座神山美好的憧憬,许多游客对“四姑娘山”、“幺妹峰”充满了想象。
四姑娘神山远眺
猫鼻梁处的远观替代不了游人对近距离观赏神山的向往。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姑娘山景区开始建设,二零一五年长达七公里多的巴朗山隧道投入使用,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四姑娘山神秘面纱渐次揭开,大量国内外游客得偿所愿。 景区目前的核心观赏景点有“三沟四峰”,三沟为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四峰是大姑娘山、二姑娘山、三姑娘山、幺姑娘山(幺妹峰)。双桥沟开发较为成熟,风景最美,乘坐观光车即可领略神山、冰川等自然风光。
双桥沟景区
春天的双桥沟,乍看沉睡未醒,细看却万物复苏。自然之美,在于岁月更替,陈去新出,生命赓续。 乘坐景区游览车自沟口向里行驶三十余千米,海拔从三千米上升近千米,直达雪山脚下的红杉林景点。前方和右侧耸立着两座雪山——野人峰与猎人峰。近距雪山,皑皑白雪、伟岸英姿有种摄人心魄的力量,坚硬尖削的岩石刺向蓝天,使人不由肃然起敬。藏区往往将雪山称作神山是有一定道理的。
野人峰
雪山脚下是大片的红杉林,这里有四川红杉、白皮云杉等高原珍稀乔木,树干挺拔,针叶四季常绿,生长在海拔三千五百米至四千米之间,林间积雪厚度有几十厘米,漫步在红杉林中,空气清冽,雪山近在眼前,偶尔有小松鼠跳跃嬉戏,仿佛来到了一方纯净的天地,内心宁静而喜悦。
红杉林
从红杉林往回游览途中,突然飘起雪花,灿烂的阳光瞬间变成了乌云和风雪,不一会来到布达拉峰景点,居然天又晴朗开了,高原的天气变化真快。 布达拉峰因其外形似布达拉宫而得名,是双桥沟景区的另一座雪山。
布达拉峰
雪山下的缓坡草地上,布满了藏区文化的元素,刻有藏经文的巨石,雄伟的白塔、道路两侧的转经筒、大小不一的玛尼堆,藏传佛教的影响无处不在。草地上人们专门用匀称的白石头堆成塔型,我问当地藏族导游:“为何喜欢白色,白石头和白塔有关吗”。得到的答案:“白色表示纯洁,玛尼堆、白塔祈福吉祥,是对自然及神灵的敬畏”。
白塔
玛尼堆
观察布达拉峰景点坡地上散布的巨石,大多岩石是花岗岩类。由此推断雪山的雄伟还是岩浆岩造山的功劳呢!印支、喜山等多期地质运动使区域地块碰撞、隆起成山,坚硬的花岗岩石因地震、风化等自然营力从岩体崩解滚落,形成坡积物。 双桥沟开阔的U型谷地绵延二十余千米,沿途有斯古拉措、龙珠措这样的高原湖泊,也有人参果坪这样的沼泽湿地,构成了雪山冰川、高原森林、湖泊、溪流、沼泽的独特生态,每处生态因其不同的特色形成观赏景点,这是大自然冰川作用送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斯古拉措
龙珠措
溪流.沼泽
双桥沟口处的岩石上,有一幅格萨尔王的巨幅绘画,藏族英雄格萨尔王身骑白马,脚踏祥云,左手捻动佛珠,右手高举经幡,似乎正在庇护这一方神山圣水的净土。
格萨尔王
四姑娘山,就是天地日月间,一则神仙和凡人共同讲述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