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宗教知识大集合-你所不知道的

[复制链接]
查看15600 | 回复1 | 2024-4-10 10: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派
1、苯教
苯教最早源于藏民族的原始信仰,它的基本原理是万物有灵。它是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流行于藏区的原始宗教。苯教的主要标志为“雍仲恰辛”,它由两个“卍”连接在一起组成,也被称为黑教。
20240410_104057_010.jpg

旺嘉寺苯教金刚舞
2、宁玛派
宁玛派也称红教,穿红色僧衣。创始人祖师是莲花生大士。其教派传承于“前弘期”(8世纪),后人称“旧派”,以区别于“后弘期”形成的“新派”。宁玛派内部有远传经典、近传伏藏和甚深净相三大法脉传承体系。在中国的整个藏族地区的宁玛派寺庙从数量上看,它仅次于格鲁派寺院,而超过其他教派,在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位居第二。宁玛派的六大寺院,分别为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协庆寺、竹庆寺、噶陀寺、白玉寺。
20240410_104057_011.jpg

18世纪宁玛派上师
3、噶当派
噶当派,是西藏佛教“后弘期”最早出现的一个教派。开山祖师是著名佛学大师阿底峡(982—1055年)。噶当派以显宗的修习为主,但也不排斥密宗,它对修习次第的主张是先学显宗,后学密宗,强调密宗只能传授给经过考验的少数人。
20240410_104057_012.jpg

噶当派开山祖师阿底峡
4、萨迦派
“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昆·衮却杰布(1034-1102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县的一片灰白色山崖下建了一座寺,称其为“萨迦寺”。以本寺为主寺发展成一个教派,故名“萨迦派”。 因该派寺院围墙上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图案,故又俗称“花教”。
20240410_104057_013.jpg

萨迦寺围墙上涂有红、白、黑三色图案
5、噶举派
“噶举”藏语意为“语传”,口耳相传是该教派的重要特征之一而继承下来,故称“噶举派”。噶举派形成于西藏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瑜伽师的继承,最后至塔波拉杰大师时,才正式建立并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大宗派。由于这一派的祖师玛尔巴、米拉日巴都穿白色的僧衣僧裙,所以噶举派也被称为“白教”。
20240410_104057_014.jpg

噶举派法会
6、格鲁派
“格鲁”,藏语意为“善规”,因该派主张僧人应严守戒律和修学次第而得名。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格鲁派是藏传佛教诸派中形成最晚的教派,也是目前影响最大的一派。由宗喀巴大师于十四世纪所创立,格鲁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
20240410_104057_015.jpg

格鲁派哲蚌寺建寺600周年庆典活动
7、密宗
密宗是藏传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佛教教义中的一种修行方法。密宗强调直接体验和实践,通过密续(灌顶)和密法(特殊的仪式和实践)来传授教义和指导修行者。密宗修行者通常受到密宗上师的指导,并进行特殊的仪式、冥想、咒语和视觉化等修行方法。密宗修法要有坛城,有唐卡类的,有沙画类的,还有铜铸的,坛城也被称为曼荼罗。
20240410_104057_016.jpg

坛城是密宗修行的道场
20240410_104057_017.jpg
"进藏不易,您的打赏如灯塔, 点亮我前行的路"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多余的快乐 | 2024-4-10 10: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神佛菩萨
1、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为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为种族名,意为“能”;牟尼,亦译为“文”,是尊称,意为“仁”、“儒”、“忍”、“寂”。合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摩尼佛像一般被安置在佛堂最中央,双手在胸前持法轮印,或者左手捧钵,右手指地。
20240410_104346_018.jpg

释迦摩尼
2、三世佛
藏传佛教寺庙中三佛并坐的造像最常见的是三世佛,它是按照成佛时间排列。释迦摩尼佛居中,燃灯佛位于入殿的左侧,弥勒佛位于入殿的右侧。释迦牟尼佛一般右手指地降魔印,左手做捧钵状;燃灯佛做法轮印;弥勒佛做说法印。
20240410_104346_020.jpg

雍和宫三世佛
3、三方佛
除了三世佛外,还有一种三佛并坐,是按照空间位置排列。中央是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摩尼,入殿的左侧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入殿的右侧是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药师佛左手捧药钵,右手食指与拇指捏住一颗两头尖似枣形的药丸;阿弥陀佛双手在趺坐的双膝上平行叠放,即禅定印,有时也双手捧着一个钵或者宝瓶。
20240410_104346_019.jpg

三方佛
4、长寿佛
“长寿佛”是藏传佛教中对“圣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的略称,亦简称为“无量寿智如来”。,藏传佛教中“长寿佛”像为一面二臂,肌肤红色,盘发成髻,戴五佛宝冠,上穿天衣,下著绸裙,身佩珍宝璎珞,具足一切报身佛的种种庄严,双手结禅定印于膝上,托长寿宝瓶,双足以金刚双跏趺安住于莲花月轮上。在藏传佛教中,长寿佛、尊胜佛母、白度母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称为“长寿三尊”,是西藏诸多寺庙中常见的佛像组合形式。长寿三尊一般以长寿佛为中央主尊,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胜佛母。
20240410_104346_021.jpg

长寿佛
5、弥勒佛(强巴佛)
弥勒,藏语名音译为“强巴”,有佛与菩萨两种身份。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藏传佛教特别重视弥勒佛,不论是哪个教派,凡较大的寺庙都单独供奉弥勒佛像,有的还专设“强巴殿”,而且弥勒佛像都呈帝王般庄严宏大之相,还大量使用珠宝装饰,宝象具足庄严,如扎什伦布寺大强巴鎏金铜像。藏传佛像中的弥勒佛形象,双手作说法印,代表其将来成佛后会广说佛法。坐姿不同于其他佛双盘跏趺坐,而是如同现代人一般坐于凳子上,这象征着他很快就会站起来救度众生。弥勒佛的肩花是一只军持瓶和一只八辐金轮。
20240410_104346_022.jpg

弥勒佛(强巴佛)
6、观音菩萨
在藏传佛教中,最为广泛的信仰当属观音菩萨,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就是观音心咒。早期(犍陀罗时期)的观世音菩萨像均呈长有蝌蚪形胡须的男身像,7世纪后汉地的观音像逐渐演变为女相。藏传佛教“三怙主”中的观音像为四臂观音像。
寂静像的四臂观音像造型优美,一头四臂,黑发结顶髻,头戴花蔓宝冠,以阿弥陀佛为顶严,着大环耳饰、项饰、胸饰、手镯、脚钏等珠宝八饰,双目微闭,自然下视,表情呈慈悲像。主臂两手于胸前结合掌印,捧摩尼宝珠;另外两手之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手拈八瓣白莲花,以菩萨慧眼凝视众生,凡被其观者尽得解脱。观音身着天衣,全身用花蔓装饰,结跏趺坐于莲花月轮上。
20240410_104346_023.jpg

四臂观音菩萨
7、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形象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
20240410_104346_024.jpg

文殊菩萨
8、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梵文名为三曼多跋陀罗,意为遍及,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佛国净土的菩萨,他代表德与行合一。“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也就是说普贤菩萨凭借大菩提心所生起的宏愿和万行,以及身、口、意一切平等,清净妙善,具备一切德性,所以名为普贤。普贤菩萨象征理德、行德,和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应,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文殊驾狮、普贤乘象,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普贤菩萨头戴五佛宝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坐在千叶的莲花座上,由一个三头白象王背负着,象王脚下踏大金刚轮。
20240410_104346_025.jpg

普贤菩萨
9、白度母和绿度母
相传白度母是观世音菩萨左眼眼泪所化。据藏传佛教说,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很多,度母是他化身的救苦救难本尊,以颜色区分,现为二十一尊象;二十一尊度母的颜色都不相同,最受尊敬、寺庙中最常见的是白度母。
藏传佛像白度母据说性格温柔善良,非常聪明,没有能瞒得过她的秘密。人们总爱求助于她,故又称为救度母;白度母身色洁白,面目端庄祥和,双手和双足各生一眼,脸上有三眼,因而又称为七眼佛母。相传额上一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其余六母观六道众生。她的形象为头戴花蔓冠,乌法挽髻,双耳坠着大环,穿丽质天衣,上身袒露,劲挂珠宝璎珞,斜披珞腋。双脚盘坐在盛开的莲座上,右手膝前施接引印,左手当胸以三宝印抚乌巴拉花,花茎曲蔓至耳际。左持一朵曲劲莲花,右手掌向上,表示原意帮助人解难。形象典雅优美。
20240410_104346_026.jpg

白度母
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修行伴侣。藏传佛像绿度母头戴五佛宝冠,身佩各种珠宝,着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示庄严;坐菩萨座于莲花月轮上,右足呈蹍踏状,左足踡屈。右手向外置于右膝上,作施愿印,持乌巴拉花,左手置于胸前,亦持乌巴拉花。修持此尊密法,能断生死轮回,消除一切魔障、业障、病苦等,并能消灾、增福、延寿、广开智慧,凡有所求,无不如愿成就,且命终往生极乐世界。
20240410_104346_027.jpg

绿度母
10、大黑天
大黑天又意译为大黑、大时、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译为摩诃迦罗、莫诃哥罗、玛哈噶喇等名称。在西藏的大小寺庙里,几乎都有一座神秘的护法殿称为:贡康,专门供奉以大黑天贡布为首得大小护法神灵。大黑天本是婆罗门教湿婆的变身,后为佛教吸收而成为佛教的护法,特别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护法神。
二臂大黑天,一面二臂,头戴五骷髅佛冠,须发红赤上扬,身蓝黑色,右手持金刚钺刀,左手持颅器,两手捧杖刀,刀内隐有神兵无数。四臂大黑天,身青蓝,持杵、剑、戟及嘎巴拉,有双身相者。六臂大黑天,有黑、白等。黑色六臂大黑天,手持钺刀、小鼓、人骨念珠及颅器、三叉、金刚绳。白色六臂大黑天,手持摩尼宝、钺刀、小鼓及三叉、颅器等。
20240410_104346_028.jpg

大黑天
11、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出生于青海湟中区,他的出生地藏语叫做“宗喀”,所以称他为宗喀巴,意为在宗喀出生的人,宗喀巴法名为罗桑札巴,意为善慧。他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就是黄教的创始人,传说罗桑札巴为文殊菩萨转世。
宗喀巴头戴黄色尖顶帽,双手在胸前持法轮印,手中拈着两朵盛开的莲花,左肩莲花托着经书,右肩莲花托着宝剑,与文殊菩萨标识相同,代表智慧和斩除无明。
20240410_104346_029.jpg

宗喀巴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