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神佛菩萨 1、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为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为种族名,意为“能”;牟尼,亦译为“文”,是尊称,意为“仁”、“儒”、“忍”、“寂”。合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摩尼佛像一般被安置在佛堂最中央,双手在胸前持法轮印,或者左手捧钵,右手指地。
释迦摩尼2、三世佛 藏传佛教寺庙中三佛并坐的造像最常见的是三世佛,它是按照成佛时间排列。释迦摩尼佛居中,燃灯佛位于入殿的左侧,弥勒佛位于入殿的右侧。释迦牟尼佛一般右手指地降魔印,左手做捧钵状;燃灯佛做法轮印;弥勒佛做说法印。
雍和宫三世佛3、三方佛 除了三世佛外,还有一种三佛并坐,是按照空间位置排列。中央是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摩尼,入殿的左侧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入殿的右侧是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药师佛左手捧药钵,右手食指与拇指捏住一颗两头尖似枣形的药丸;阿弥陀佛双手在趺坐的双膝上平行叠放,即禅定印,有时也双手捧着一个钵或者宝瓶。
三方佛4、长寿佛 “长寿佛”是藏传佛教中对“圣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的略称,亦简称为“无量寿智如来”。,藏传佛教中“长寿佛”像为一面二臂,肌肤红色,盘发成髻,戴五佛宝冠,上穿天衣,下著绸裙,身佩珍宝璎珞,具足一切报身佛的种种庄严,双手结禅定印于膝上,托长寿宝瓶,双足以金刚双跏趺安住于莲花月轮上。在藏传佛教中,长寿佛、尊胜佛母、白度母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称为“长寿三尊”,是西藏诸多寺庙中常见的佛像组合形式。长寿三尊一般以长寿佛为中央主尊,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胜佛母。
长寿佛5、弥勒佛(强巴佛) 弥勒,藏语名音译为“强巴”,有佛与菩萨两种身份。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藏传佛教特别重视弥勒佛,不论是哪个教派,凡较大的寺庙都单独供奉弥勒佛像,有的还专设“强巴殿”,而且弥勒佛像都呈帝王般庄严宏大之相,还大量使用珠宝装饰,宝象具足庄严,如扎什伦布寺大强巴鎏金铜像。藏传佛像中的弥勒佛形象,双手作说法印,代表其将来成佛后会广说佛法。坐姿不同于其他佛双盘跏趺坐,而是如同现代人一般坐于凳子上,这象征着他很快就会站起来救度众生。弥勒佛的肩花是一只军持瓶和一只八辐金轮。
弥勒佛(强巴佛)6、观音菩萨 在藏传佛教中,最为广泛的信仰当属观音菩萨,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就是观音心咒。早期(犍陀罗时期)的观世音菩萨像均呈长有蝌蚪形胡须的男身像,7世纪后汉地的观音像逐渐演变为女相。藏传佛教“三怙主”中的观音像为四臂观音像。 寂静像的四臂观音像造型优美,一头四臂,黑发结顶髻,头戴花蔓宝冠,以阿弥陀佛为顶严,着大环耳饰、项饰、胸饰、手镯、脚钏等珠宝八饰,双目微闭,自然下视,表情呈慈悲像。主臂两手于胸前结合掌印,捧摩尼宝珠;另外两手之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手拈八瓣白莲花,以菩萨慧眼凝视众生,凡被其观者尽得解脱。观音身着天衣,全身用花蔓装饰,结跏趺坐于莲花月轮上。
四臂观音菩萨7、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形象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
文殊菩萨8、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梵文名为三曼多跋陀罗,意为遍及,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佛国净土的菩萨,他代表德与行合一。“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也就是说普贤菩萨凭借大菩提心所生起的宏愿和万行,以及身、口、意一切平等,清净妙善,具备一切德性,所以名为普贤。普贤菩萨象征理德、行德,和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应,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文殊驾狮、普贤乘象,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普贤菩萨头戴五佛宝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坐在千叶的莲花座上,由一个三头白象王背负着,象王脚下踏大金刚轮。
普贤菩萨9、白度母和绿度母 相传白度母是观世音菩萨左眼眼泪所化。据藏传佛教说,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很多,度母是他化身的救苦救难本尊,以颜色区分,现为二十一尊象;二十一尊度母的颜色都不相同,最受尊敬、寺庙中最常见的是白度母。 藏传佛像白度母据说性格温柔善良,非常聪明,没有能瞒得过她的秘密。人们总爱求助于她,故又称为救度母;白度母身色洁白,面目端庄祥和,双手和双足各生一眼,脸上有三眼,因而又称为七眼佛母。相传额上一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其余六母观六道众生。她的形象为头戴花蔓冠,乌法挽髻,双耳坠着大环,穿丽质天衣,上身袒露,劲挂珠宝璎珞,斜披珞腋。双脚盘坐在盛开的莲座上,右手膝前施接引印,左手当胸以三宝印抚乌巴拉花,花茎曲蔓至耳际。左持一朵曲劲莲花,右手掌向上,表示原意帮助人解难。形象典雅优美。
白度母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修行伴侣。藏传佛像绿度母头戴五佛宝冠,身佩各种珠宝,着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示庄严;坐菩萨座于莲花月轮上,右足呈蹍踏状,左足踡屈。右手向外置于右膝上,作施愿印,持乌巴拉花,左手置于胸前,亦持乌巴拉花。修持此尊密法,能断生死轮回,消除一切魔障、业障、病苦等,并能消灾、增福、延寿、广开智慧,凡有所求,无不如愿成就,且命终往生极乐世界。
绿度母10、大黑天 大黑天又意译为大黑、大时、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译为摩诃迦罗、莫诃哥罗、玛哈噶喇等名称。在西藏的大小寺庙里,几乎都有一座神秘的护法殿称为:贡康,专门供奉以大黑天贡布为首得大小护法神灵。大黑天本是婆罗门教湿婆的变身,后为佛教吸收而成为佛教的护法,特别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护法神。 二臂大黑天,一面二臂,头戴五骷髅佛冠,须发红赤上扬,身蓝黑色,右手持金刚钺刀,左手持颅器,两手捧杖刀,刀内隐有神兵无数。四臂大黑天,身青蓝,持杵、剑、戟及嘎巴拉,有双身相者。六臂大黑天,有黑、白等。黑色六臂大黑天,手持钺刀、小鼓、人骨念珠及颅器、三叉、金刚绳。白色六臂大黑天,手持摩尼宝、钺刀、小鼓及三叉、颅器等。
大黑天11、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出生于青海湟中区,他的出生地藏语叫做“宗喀”,所以称他为宗喀巴,意为在宗喀出生的人,宗喀巴法名为罗桑札巴,意为善慧。他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就是黄教的创始人,传说罗桑札巴为文殊菩萨转世。 宗喀巴头戴黄色尖顶帽,双手在胸前持法轮印,手中拈着两朵盛开的莲花,左肩莲花托着经书,右肩莲花托着宝剑,与文殊菩萨标识相同,代表智慧和斩除无明。
宗喀巴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