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中国国家地理去旅行|天境阿里,圣迹寻踪

[复制链接]
查看24 | 回复10 | 2025-4-11 23: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雄伟的高原,同时也是最为活跃的高原。与南北两极并称世界三极之一的它自6500万年前隆升以来,就一直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亚欧大陆乃至整个北半球的海陆气候格局。

c7bb567447dcb16a8e1eac32c464b1cc~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在G564国道上向北远眺冈仁波齐

作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在250万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低压区,它不仅切断了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使得东北半球的副高断裂成了伊朗—北非副高和北太平洋副高,同时作为一个巨大的抽水泵,青藏高原的存在还极大程度地加强了来自印度洋的南亚季风和来自北太平洋的全球最大的东亚季风,使得东亚、东南亚以及南亚得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季风区。末次冰期结束以来,相对稳定的气候规律也让这一片区域成为了最适宜农业生产的地方之一,养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

对于青藏高原,我们从不陌生,但却鲜有人能够真正地了解它,即便到了今天,它也仍是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几个地方之一。当你深入走进青藏高原,你就会见识到更多青藏高原的另一面,不止神山圣湖,更有万千生灵。而自拉萨往西,日喀则、那曲、阿里,群山逶迤、千湖竞秀,在这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风霜雨雪正在不断塑造新的奇迹。

62bfd74acea6a6ca6682e792c67b2a85~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以藏北—青南高原为主体的腹地还分布着大面积的多年冻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藏高原迄今仍未完全脱离寒冷的冰期

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以及可可西里山等众多山脉环抱而成的高原叫藏北高原,藏语称藏北高原为“北方的空地” 。藏北高原行政上大部分属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和阿里地区,仅东缘分别属青海海西州和玉树地区。几条漫长延绵的山脉构成了高原的边缘,大山的冰川融水会流到这里形成湖泊和内流循环水系,这里平均海拔4500-5000 米,面积超过 60 万平方千米,构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荒原,也让藏北这片台地牢牢占据着中国地势的最高一级阶梯。

edcb3f3ccc6e6b0da8e56dd1ac7444b5~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羌塘”,意为“北方的空地”,狭义指藏北无人区。大羌塘则包含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这四个无人区连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超级无人荒原

这里有无数的神山圣湖,有浩瀚的草原和冰川、温泉、地热,还有众多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是“世界屋脊之屋脊”。由于生态环境严酷,羌塘大部分地区为荒寂的“无人区”,在无人区的边缘,从另一面看,也是人口聚集区向无人区过渡的边缘,世代生息着逐水草而居的藏族,也孕育了古象雄文明。

db9962b1db03c7535873eb1bee0029ca~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进藏不易,您的打赏如灯塔, 点亮我前行的路"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陈学勤 | 2025-4-11 23: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北高原海拔高亢,环境恶劣,且交通不便,人类很难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除其南部地区有居民放牧活动外,基本无人居住。然而这里却是高原原始形态保持最好和人为活动干扰最少的地区,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乐园。

45b818708929ac985d546d250a4a5f7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藏北高原是集自然、历史和人文为一体的概念,这里虽然人烟稀少,但野驴、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岩羊、棕熊和雪豹的出没使这里充满生命的活力。

866f599e2443de006fa1a274adaa6bd5~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藏北高原藏野驴多半由五六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有数十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擅长奔跑,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夏季在海拔 5000 多米的山上生活,冬季则到海拔较低的湖畔觅食。

184bb2c720e40f5685bf35b997ba3223~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藏北高原在两千年前是西藏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是西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象雄王国所在地和象雄文化的摇篮。

3f5c666e52616ffcab35dbefc6819c2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当惹雍措被西藏最古老的雍仲苯教奉为圣湖,曾是古象雄王国政治军事核心之一,湖边的玉苯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据说是雍仲苯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寺内供奉着狼面女神,香火依旧旺盛。

cf7e5655a2fdb94cf09a7abd206ba63e~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羌塘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之屋脊”,这里有数不尽的神山圣湖和奔流四方的大江大河,有浩瀚的草原和冰川、温泉、地热。地处高寒地带的藏北高原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并且长年干燥、多风、缺氧。年均降雨量仅在100毫米—200毫米之间,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藏北的干旱刮风期。

4407803df639f9eec9a0140555fdf6de~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藏北高原自北向南可分北、中、南三部分。土则岗日—布若岗—藏色岗—普若岗日一线以北,称北羌塘,是可可西里山及其邻近地区,故亦称可可西里地区。这里除岗扎日、岗盖日和耸峙岭等高峰外,主要是由近东西走向的 5000—5500 米小起伏高山、丘陵、台地、平原组成。

ec1f3413239e2c7fcb011d3434575e95~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藏北高原是现代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这些冰川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的东、南、北以及中心地区,大量冰川的存在保证了高原地表和地下水的补给。

41e9a016818aa278baad3ea97c74973a~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陈学勤 | 2025-4-11 23: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五一假期,『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将继续组织阿里环线考察活动,带领队员们一起踏上高原上的高原,环行阿里,瞭望恢弘的高山,找寻失落的文明。

00a072de8436dc07316418c62f86d99a~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随队专家
4c88fa08f17d94153181426133016e19~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李旭
云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人类学家。专注于即将消失文化现象的追踪记录和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情况的考察研究,实地采访调查过中国56个民族地区。著有《1990-1996:我眼中的中国民族现状》、《藏客——茶马古道马帮生涯》、《独步三江》等10余本专著。






行程亮点
01
千湖竞秀 “一措再措”

三大圣湖之——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

30b921269fef64dbb8759769a3229546~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90c0712579cc27fb03e2a4d52e51ad1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岗巴拉山口俯瞰羊卓雍措(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陈学勤 | 2025-4-11 23: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圣湖之——玛旁雍措
玛旁雍措位于冈底斯山脉冈仁波齐峰之南的阿里普兰县,是藏地三大“圣湖”之一。它是中国目前多年平均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中国目前实测湖水透明度最高的湖泊。

a18141b90f567482f31a1a72007c5e0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050f2cd5a8adf73db18fad35e08aad5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三大圣湖之——纳木措
被誉为“天湖”的纳木措,位于藏北高原,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的北面。它的面积为1961.5平方公里,海拔4720米,是西藏三大圣湖中海拔最高的湖,也是仅次于色林措的西藏第二大天然湖泊。

52a9a41b5fd30a1153f73514a3e3338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纳木措与圣象天门

00520c68c5fd0c8d51e0cff3b36eb98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纳木措与念青唐古拉峰(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陈学勤 | 2025-4-11 23: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深的湖泊——当惹雍措
当惹雍措的湖水像深海的海水一样湛蓝,从眼前一路铺展至天边,与天际线处的达果神山相接。这种神山、圣湖的组合,是西藏湖泊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当惹雍措是西藏第三大湖,是发育在冈底斯山脉北麓断陷盆地中的构造湖——因地壳断裂形成的凹地中不断积水而成。同时,最大水深达到230米的当惹雍措也是我国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深天然水体以及最深的咸水湖。

6f6ae1f04fe0ccb272016da0e5ef2be1~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当惹雍措(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5a65766eae97ff9bf390769456f65e7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在当惹雍措北侧远眺湖南岸的达果神山


陈学勤 | 2025-4-11 23: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湖”——拉昂措
拉昂措与玛旁雍措东西并列,但相较于玛旁雍措,拉昂措的名气无疑要小得多。拉昂措的面积较小,仅为269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573米,略低于玛旁雍措。拉昂措北望冈仁波齐峰,它的东西南三面又受周边山体深色岩石影响,湖水水色较玛旁雍措灰暗,因此,人们称它为“鬼湖”。湖区湖滩岸上,由于数百年来水位下降而形成的多道浪堤,圈圈层层环抱湖体,展示着高原近代气候动态变化的历程。

8bdbaafc64d2298a5c8abab0be6949e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拉昂错与湖南侧的纳木那尼峰(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西藏第一大湖——色林措
色林措曾名奇林湖 、色林东措,地处西藏申扎、班戈和尼玛三县交界处,位于冈底斯山北麓,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湖,属大型深水湖。

eb2ea0e52ee37b40da5b0378c6589131~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色林措及其北岸半岛(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9562ba2488b938f864bacc0e523bb36c~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陈学勤 | 2025-4-11 23: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山圣峰

阿里高原,在行政区划上属于西藏自治区的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很大,南北宽约680千米,东西长约700千米,面积足有33.7万平方千米,约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13.5%,大致相当于11.5个拉萨市或20.5个北京市的大小。

1318f3778cf40cdac81e68879a7caf9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阿里也很高,这里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居青藏高原之最,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一列列高山、极高山在这里交会,从南至北,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四座巨大的山脉依次排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的主脊线逐渐降低。

55d6fed7e3d5c6782aa7a0087f461ebc~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仰望极高山——喜马拉雅群峰
以珠穆朗玛峰为核心的珠峰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与尼泊尔王国的交界处,其总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包括了世界上14座八千米级雪山中的五座。自东向西分别是海拔8463米的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海拔8516米的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海拔8848.86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以及海拔8027米的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

463ccacdcf5a2e0dfd9bc507fe58e27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岗噶镇远观珠峰与卓奥友峰(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
在藏语中,“冈”是雪山的意思,而“仁波齐”或“仁波切”则是珍宝的意思。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其主峰海拔6656米,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与云南省的卡瓦格博、青海的阿尼玛卿、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c12790debbea4536790e95b04195640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冈仁波齐与玛旁雍错

9f7c5f50145368c661961e735e159b8c~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冈仁波齐与塔尔钦小镇(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陈学勤 | 2025-4-11 23: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冈底斯山脉最高峰——冷布岗日
通常来说,一座山脉的主峰即它的最高峰,而冈底斯山脉却正好是个例外。相较于海拔更低的主峰冈仁波齐,海拔7095米的冷布岗日则无疑要显得低调许多。或许是因为这里更加远离人类活动中心,亦或许是周围没有伴生像玛旁雍错与拉昂错这样的大湖,冷布岗日长久以来都鲜为人知。但以冷布岗日为核心,其周围却发育有101条现代冰川,总面积达到了114.94平方公里,其中山谷冰川和冰斗山谷冰川39条,悬冰川和冰斗冰川62条,是青藏高原上冰川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f32433baa1877318eb9aa989fdc48a30~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b166204944adfc8e3fa7a005909fdf53~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冷布岗日雪山及其周围群峰(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03
象雄文明与古格王朝

卡尔东遗址
2012年6月—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卡尔东城址(传说中的象雄都城“穹隆银城”及故如甲木墓地进行了测绘和试掘。发掘表明故如甲木墓地是一处分布相当密集的象雄时期古墓群),并与象雄都城“穹隆银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考古发现的卡尔东遗址,从地理位置上看都符合这些条件,它究竟是若干传说中象雄古城中的一座?还是真为古代象雄的都城“穹隆银城”呢?我们将带着这些思考,走访当地苯教寺庙的僧人,去寻找昔日的文明。

a9a63f95f1f95d93413ca475087292bc~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航拍卡尔东遗址

e4d9b6e3b2367ed84f533e63f2fa71a5~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在卡尔东遗址俯瞰朗钦藏布(象泉河)

曲龙遗址——“穹窿银城”
曲龙即是藏语“琼隆”的音译,这里的古城堡如同展翅的大鹏,借助雄伟的山势,傲然屹立。平平的山脊中央突兀一个尖顶,如大鹏高耸的头和喙,沿着头部向两侧均匀延伸的是它的“双翅”,双翅下边银灰色的“羽翼”舒展有序。

最新的考古调查发现,其周边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古代遗迹,据当地百姓传说,曲龙遗址就是象雄时期的都城“穹隆银城”。我们将带着疑问出发,实地考察曲龙遗址,了解最新的考古发现动态,探讨象雄王国的都城“穹隆银城”。

c5f7e46b309790938a42867b7876cf8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曲龙遗址航拍

2b45cb3c223ec31dffb8dd8c5d89d37e~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曲龙遗址全景图(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陈学勤 | 2025-4-11 2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格王朝与札达土林
古格王国位于青藏高原最西端,札达朗钦藏布(象泉河)流域。从公元9世纪到17世纪结束,古格王朝的统治范围最大时北至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斯诺乌山,南抵印度,西邻拉达克,东面可到冈底斯山麓。而现今的古格王国遗址是一座规模宏伟的高原古城,为研究西藏的历史和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7782ecf03aa5ffd7c3c74845145e23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古格王朝遗址日出(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札达土林的规模十分宏大,总面积约2464平方公里,整个土林都被雪山环绕。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断陷盆地,新生代以来沉积了巨量的河湖相沉积物,随着后期的流水侵蚀下切,数万年来造就了千沟万壑的土林奇观。

3eefa657efeabf5b5bfcada8ee9c581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札达土林(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东嘎皮央遗址
东嘎皮央是1992年才被发现的石窟壁画遗址。东嘎遗址部分,是中国现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高原佛教石窟群;皮央遗址部分,则是一处集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于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a4b86e768ab976e43d0d0eb454101f5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皮央遗址(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04
高寒生态与高原精灵

高寒草原一般指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草原。高寒草原以多年生草本、垫状小灌木或垫状植物为主,主要包括针茅属紫花针茅、硬叶苔草、藏籽蒿、垫状驼绒藜、垫状点地梅、垫状棘豆等。

e0a50d3903c3d1ed1b0c38c512620e53~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点地梅

72185fdb698eedbefeabcab2ce398df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红景天


陈学勤 | 2025-4-11 23: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很多都是特有的珍稀物种。由于高原环境的特殊性,这些动物大多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极端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生存。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物种都面临着生存威胁,保护这些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变得尤为重要。而阿里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较低的人口密度以及保存较好的原生自然环境也使得阿里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了众多野生珍稀动物栖息的乐园。
藏羚羊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物种,主要生活在海拔4000米至5500米的高寒草原和荒漠地带。雄性藏羚羊以其细长优美的黑色长角著称,雌性则无角。它们的毛色随季节变化,夏季为浅棕色,冬季变为灰白色,以适应高原环境。藏羚羊鼻腔宽阔,肺部发达,能适应低氧环境,主要以低矮草本植物为食。

20世纪末,因非法盗猎其绒毛制作“沙图什”披肩,藏羚羊数量锐减。经过多年保护,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加强反盗猎执法,其种群数量有所恢复,但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IUCN濒危物种。藏羚羊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也是生物多样性的象征,保护它们对维持高原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dc1a523e2ab1d8eafaba777581476d1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藏羚

藏野驴
藏野驴(Equus kiang),又称西藏野驴,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海拔4000米至5500米的高原草原、荒漠和山地地带。它们体型健壮,肩高约1.3米至1.5米,体重可达250公斤至400公斤,外形似家驴但更为高大。藏野驴的毛色随季节变化,夏季为红棕色,冬季转为灰褐色,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藏野驴通常以小群体活动,善于奔跑,速度极快,能在高原恶劣环境中长途迁徙寻找食物和水源。它们以高原上的草本植物为食,适应力极强,能够在低氧、寒冷和干旱的条件下生存,目前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6d543ea84937a8e318fe3e017b89115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藏野驴

野牦牛
野牦牛(Bos mutus)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主要生活在海拔3000米至6000米的高寒草原、山地和荒漠地带。它们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牛科动物之一,成年雄性肩高可达2米,体重可达1000公斤以上。野牦牛全身覆盖着厚密的长毛,毛色通常为深褐色或黑色,能够抵御极寒的高原气候。它们的四肢粗壮,蹄子宽大,适应在雪地和崎岖地形中行走。

野牦牛通常以小群体活动,以高原上的草本植物、苔藓和地衣为食。它们性情凶猛,尤其在保护幼崽时会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野牦牛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通过啃食植物和踩踏地面,帮助维持草原生态平衡,目前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f3694e21e4c0599d720b1de4cadcc209~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野牦牛

藏原羚
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又称西藏原羚,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羚羊亚科动物,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寒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带。它们的体型较小,肩高约60厘米至70厘米,体重约20至30公斤。藏原羚的毛色为灰褐色,腹部和臀部为白色,雄性有一对短而直的角,雌性则无角。

藏原羚通常以小群体活动,善于奔跑和跳跃,能够在高原复杂地形中迅速躲避天敌。它们以高原上的低矮草本植物为食,适应力强,能够在低氧、寒冷和干旱的环境中生存。

75c854801417654322b5ea147abdcfe3~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藏原羚

喜马拉雅旱獭——“土拨鼠”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是一种啮齿类动物,它们的体型较大,体长约50厘米至70厘米,体重可达5公斤至8公斤。喜马拉雅旱獭的毛色为棕褐色,背部较深,腹部较浅,具有厚实的皮毛以抵御高原寒冷气候。

喜马拉雅旱獭是典型的群居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生活在地下洞穴中,洞穴系统复杂,能够提供良好的保护和保温效果。它们以高原上的草本植物、根茎和种子为食,夏季会大量进食以储存脂肪,冬季则进入冬眠状态以度过严寒。

喜马拉雅旱獭在高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挖掘洞穴改善土壤结构,并为其他动物提供栖息地,目前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22e3cb33a3c3d6c86833204750bd3da6~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喜马拉雅旱獭

黑颈鹤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特有的珍稀鸟类,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鹤类。它们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原湿地、沼泽和湖泊周围,繁殖地集中在青海、西藏、四川和云南等地,冬季则会迁徙到较低海拔的地区,如云贵高原和西藏东南部。

黑颈鹤体型高大,站立时可达1.5米,全身羽毛以灰白色为主,头部和颈部为黑色,头顶有一小块红色裸露皮肤,显得格外醒目。它们的叫声清脆悠远,常成对或以小群活动,以水生植物、昆虫、小鱼和蛙类为食,目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IUCN近危物种。

黑颈鹤是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保护它们不仅对维持湿地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也对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栖息地保护等措施,黑颈鹤的种群数量有所恢复,但仍需持续关注和保护。

6ef0524b598794b3ba079badcdecd2a6~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黑颈鹤

斑头雁
斑头雁(Anser indicu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迁徙性鸟类,因其头部独特的黑白斑纹而得名。它们主要繁殖于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原湖泊、湿地和沼泽地带,冬季则会迁徙到印度、缅甸等低海拔地区越冬。斑头雁是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也是世界上飞行高度最高的鸟类之一,能够飞越喜马拉雅山脉,适应极端的高原环境。

斑头雁体型中等,体长约70厘米至80厘米,体重约2公斤至3公斤。它们的羽毛以灰白色为主,头部有明显的黑色条纹,颈部细长,喙和脚为橙黄色。斑头雁通常以小群活动,以水生植物、草类和谷物为食,繁殖期会筑巢于湿地附近的草丛或岩石间。

d73a105292ab984791854d08670b64b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jpg
▲斑头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