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布达拉宫——雪域之巅的精神家园 如果说格桑花是西藏的象征,那莲花就是娑婆净土的灵魂。清代乾隆皇帝更是御赐“涌莲初地”金字匾额,这里面的“初地”指的就是布达拉宫,意指布达拉宫是圣洁莲花诞生之处。布达拉宫整个建筑群,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庙于一体的宏伟建筑,是藏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也是汉藏融合的大成之地。 布达拉宫建于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松赞干布于公元7世纪将首府迁至拉萨。迁都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拉萨城中心位置的红山之上修建宫殿红山宫,这就是最初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最高处海拔为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整座宫殿高度达117米,东西长360余米,南北宽140米,由红宫、白宫两大部分组成。红宫居中,外显13层,宫内实际有9层之高;白宫横贯两翼,高7层。整个建筑群红白相间,群楼重迭。“依山而建”是藏式建筑的传统方式,能够借取山势而形成建筑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布达拉宫把这种特点展现到了极致!
布达拉宫的神秘地宫 传说这个地宫的尽头竟然是通向“香巴拉”的入口!“香巴拉”就是传说中的神话世界。与表面华美而磅礴的宫殿相比,地宫更像是另一个鲜为人知的隐秘世界由一个个竖井状的地垄组成,进入其中我们需要通过长长的木梯和狭窄的通道,层层下行是走不完的梯子,地垄层数随基础坡度而定,最深的足足15米。
第二天:八廓街——拉萨的心脏与灵魂 第二天的行程从八廓街开始。八廓街是拉萨最著名的商业街,也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必经之路。清晨的八廓街,阳光透过街道两旁的商铺,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金黄。街道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商铺,售卖着藏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唐卡、藏药等。漫步在八廓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藏族风情的世界。 八廓街的中心是大昭寺,这里是藏传佛教信徒朝圣的终点。大昭寺前,许多信徒正在进行虔诚的礼拜,他们的动作缓慢而坚定,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信仰与虔诚。在八廓街,我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这里不仅是拉萨的商业中心,更是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 在八廓街的一家小店里,我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酥油茶和青稞酒。酥油茶的香气浓郁,青稞酒的味道醇厚,仿佛在舌尖上跳动着藏族人民的热情与豪放。八廓街的每一处都充满了藏族风情,这里不仅是拉萨的心脏,更是藏传佛教信徒的灵魂。
第三天:色拉寺与罗布林卡——信仰与自然的交融 第三天的行程从色拉寺开始。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以其丰富的宗教文化和历史遗迹而闻名。清晨的色拉寺,阳光透过寺院的屋顶,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金黄。寺院内,许多僧侣正在进行早课,他们的诵经声低沉而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信仰与虔诚。 色拉寺的建筑风格独特,寺内珍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物。参观色拉寺时,我欣赏到了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色拉寺不仅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院,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这里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与艺术,守望着纯洁的信仰,世代相传。
下午的时候,我去了罗布林卡。罗布林卡是以前达赖喇嘛们夏天住的地方,也是西藏最大的花园式建筑群。罗布林卡因为它的美丽风景和特别的建筑风格而出名,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植物和花儿,环境特别安静舒服。走在罗布林卡的小路上,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充满自然和艺术的世界里。 罗布林卡的建筑风格真是独一无二,它把藏族、汉族、尼泊尔的各种文化都融合在一起了,展现了藏族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成就。在罗布林卡,我深深感受到了藏族园林艺术的特别魅力,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历代达赖喇嘛的生活和文化知识。罗布林卡不只是西藏的园林宝贝,它还是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呢。
结语:拉萨的三天,心灵的洗礼 去拉萨玩了三天,感觉像是给心灵洗了个澡。在布达拉宫,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在八廓街,我体验了藏族人的日常生活;在色拉寺和罗布林卡,我见识了藏族文化的深奥和丰富。拉萨,这个高原上的圣城,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色,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根草、每一棵树,都充满了藏族人的智慧和信仰。 这三天的拉萨之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藏族文化的含义和价值。这里不仅是藏传佛教信徒的圣地,也是每个旅行者心灵的归宿。在拉萨慢慢走走,不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更是心灵上的净化。在这里,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也找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