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甜茶及藏面、茶馆排行榜

[复制链接]
查看586 | 回复5 | 2025-2-2 18: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拉萨逛街,如果走累了,肚子饿了,布满大街小巷茶馆必是游人小憩的最好选择,相对酒吧而言,茶馆的消费明显适合广大劳动人民,还可以在茶馆体验到藏人的休闲方式和别有风味的藏式食品。

     茶馆里一般会提供藏面、甜茶、酥油茶、咖喱饭、牛肉饺、牛肉包,另外有些汉式面条,炒饭,炒面等,品种多些的茶馆还会有酸奶、牛肉饼。

       在西藏生活久了,当地食品怎么也要试一试,这么一试就喜欢上了其中的甜茶和藏面。



    甜茶就是内地的奶茶,上茶馆喝甜茶对藏人来说是一种休闲及社交方式,就象成都人喝茶一样,他们也在茶馆聊天、打牌,一坐就是半天。茶馆一般做甜茶都是用奶粉、红糖、白糖和红茶,其中要注意的是红糖,加红糖的作用是调颜色而已,一般人嘴巴可以接受,但肚子不一定能接受,初次喝加了红糖的甜茶,会有腹涨、放屁的后果。藏人家里自己做的甜茶就不同,不加红糖,牛奶也可能是用的市面上的纯奶,味道是上了一个台阶,只是花费也就高了。



    藏面也是一种令内地人较为容易适应的食物,相对内地其他地方的面条来说,有些接近粤式口味,浓浓的原味牛骨汤,淡淡的葱香,香嫩的卤牛肉。不过对于口味比较重的地区,例如四川这些地方,藏面的就味道实在太淡,都淡出个鸟来了。



      酥油茶对内地人来说应该是最出名的,但是味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包括本人。就我吃过的酥油茶,按其打制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用传统的酥油桶(这种木桶称"甲董")打制,味道却不是最好的,毕竟人力摏打,要出好的酥油茶,影响质量的因素太多。

2.用电动打茶机打制,这种方法出来的酥油茶质量是最好的,色香味俱全,口感非常香纯。

3.直接把酥油加入热茶里,这种简单直接的方法不多见,一般只是在荒郊野外才会见得到,方便嘛。做出来就是茶归茶,酥油归酥油,成块未溶的酥油在热茶上面荡啊飘啊,味道实在不好接受,重重的酥油味,不习惯的人喝了第一口的反应就是想吐。我也是在徒步的过程中,在同行的藏人那里吃过一次,没吐,因为使用了闭气功。

    酥油茶除了打制方法会影响味道,砖茶及酥油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酥油茶对于我来说,不论是什么方法做的,我都还是不喜欢喝,所以排行榜里不会酥油茶(或许以后有机会再排吧),在这里略为介绍主要还是因为它是茶馆里的主要一种食品,名气也大,内地旅客进藏,总是前赴后继地冲着它来,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继续上。



    咖喱饭就没什么特别,同内地到的差不多,碟子上都有大块的牛肉和土豆,藏地咖喱饭的咖喱汁就太水了,不是浓浓的汁,口感差了些。



     牛肉饺、牛肉包,就是牛肉馅的饺子和包子,都会有些羶味。(这两种食物是下一次品试的目标)



   酸奶都是店家自制的,方法以后再讨论,特点是比内地的包装的酸奶酸一些,一般还是要加些糖方好入口。



    牛肉饼,就是牛肉葱油馅饼,薄薄的,香软可口,相当好吃,不存在口味问题,吃过的都说好吃。只是做这种饼的店家不多,我知道的只有两家。

"进藏不易,您的打赏如灯塔, 点亮我前行的路"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岁月_无_痕 | 2025-2-2 18: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先逐个介绍会出现在榜上的各家茶馆:
仙足岛无名茶馆

这家茶馆在仙足岛生态小区里,主要是做小区居民生意,也是我平时解决午餐的地方。环境虽不传统,但较为舒适。这的藏面里的牛肉与其他藏面的卤牛肉不同,是现炒的,有汁,香味浓郁,汤也是原味骨头汤,这是其他茶馆所不及的。但也许是客人少的缘故,藏面的水平不稳定,汤有时会淡一点,可能是加了水的原因。甜茶味道一般。茶馆的炒面也做得不错。

老名健康凉粉分店

这是一家在当地人中名气比较大的茶馆,在拉萨饭店附近。虽说是以卖凉粉出名的,但是它的藏面、甜茶,酥油茶,酸奶做得更出色,还有比较少见的牛肉饼,所以平时如果有朋友要品尝藏族小吃,我都会带他们来这里。小店是传统的藏式装修,平时人头涌涌,客满为盈,有部分桌椅摆到店外。服务员也多,不过能讲流利汉语的也不多,多数只会听一些简单的单词。这家茶馆只是分店,但老店我还没去过,听说在人民路。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各位朋友,进出店门口时要注意,地面上铺着厚厚的一层黑泥,应该是日积月累的酥油与土的混合物,非常滑,小心摔倒。

革命茶馆

此茶馆出名的是藏面,是朋友推介给我的,说是吃藏面必到的地方。找到这茶馆可不容易,虽然在江苏路体育馆附近找了好久都没见到,后来还是在八朗学茶馆问到的。主要是因为它没有挂招牌,即使店面很大,还是容易错过。革命的藏面确实不错,但甜茶就非常一般了。店里有许多快餐桌椅,整个茶馆象快餐店。

文明吉祥藏餐厅

位于“老名健康凉粉分店”旁边不远。进去是个偶然的原因,原本带朋友去老名的,但老名搞10周年誌庆,没开门,就只好转到这家茶馆来。尝了一下子它的藏面、甜茶,竟也同老名的不相上下。据说这里还有牛肉饼卖,但刚卖完。店子不大,更多的桌椅是摆到路边上去。
岁月_无_痕 | 2025-2-2 18: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朗学茶馆
传统藏式小店,位于林廓东路中段,那一带靠近清真寺,许多老字号茶馆聚集在那里。八朗学是那一带的地名,名字来源自拉萨一个地神“巴朗雪”。茶馆风格传统而简陋,藏面、甜茶中规中矩。

百乐茶馆

是一个经常在这一带喝茶的当地藏人介绍的,就在“八朗学茶馆”茶馆对面,也是家老字号。店内装修不算传统,但较宽敞明亮。藏面、甜茶不算出众。

光明港琼甜茶馆(新)

这家茶馆的甜茶名气不可谓不大,不少朋友初到西藏,第一次认识、品尝甜茶的地方就在这里。光明坐落在藏医院路上,这里是到大昭寺的主要通道,商业繁荣,所以名气、人流量都是最大的。茶馆面积很大,有点象早些年的饭堂。客人坐下之,大家就把身上的“毛毛钱”都掏出来,放在桌面上,服务员就来倒茶,然后拿桌面上的钱,自行找赎,这是光明的特点。虽然这里出名的是甜茶,但不是最好的,藏面更加一般。 最近,猪肉涨价了,光明一杯甜茶也涨了一毛──变成四毛了。

光明港琼甜茶馆(旧)
离新光明不远,在丹杰林寺旁边的大院里面,来这的基本是当地藏人,毕竟能找到这的游客不多,里面人气是很旺,在外面看不出来。老光明氛围比新光明更地道,一切都显得那么陈旧、那么传统,似乎数十年来什么都没改变过。这里的藏面甜茶和新光明的就没什么区别了,都是一家主人。
岁月_无_痕 | 2025-2-2 18: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明岗琼茶馆(团结新村)

这时的店面风格、食物味道都与新光明基本一样,不同的仅仅是店名上,就那么两个字的区别。但仍有理由相信它是属于光明甜茶馆的一个分店。茶馆在团结新村里,并不太起眼,所以显得有些冷清。

雪消费社茶馆

布宫与西侧白塔之间矗立着一排两层楼房,有工艺品店、旅行社、照片冲洗店等,这茶馆就夹在其中。“雪”是指这里的地名“雪社区”,消费社估计就是消费合作社,一种经济团体。茶馆较光明小,风格有些象光明,也是摆着一排排木制桌椅,从四周墙上斑驳的痕迹,就可以推断出茶馆有些历史了,但是有历史不等于她制作的东西就好,吃过甜茶、藏面,感觉一般。茶馆后面有露天喝茶的场所,紧挨着红山脚下,树影婆娑,微风拂面,低头品茶,坐望布宫,休闲惬意。

雪幼儿园茶馆
在雪消费社茶馆旁边的山洞里。不知道茶馆同幼儿园有什么关系,或者以前这里是幼儿园,只是小孩关在里面感觉上不太好。山洞大概有20多米深,里面两边摆着长条桌椅,灯光昏暗,空气不流通所以味道浓重,最里面是厨房。在山洞里吃藏面喝甜茶,风格独特,外地人来此的不多,毕竟走进这黑呼呼的山洞还是要克服一些心理障碍。这里的甜茶和藏面都非常一般,淡而无味,喝得人直摇头。

仓姑寺

在林廓南路上,林廓路是拉萨人的转经道,绕布宫,大昭寺及老城区一个圈。林廓东、北、西都是大道路,很好找,唯独林廓南是条小路,隐藏在旧城区的房屋之中。仓姑寺本身也很出名,是拉萨四大尼姑寺之一,以尼姑风流出名,当然这是以前的传说的了。仓姑寺是要收门票的,茶座在寺庙里,只要申明是来喝茶的,就可以不需买门票,只是无法进入大殿里。茶座有帐幕遮顶,工作人员都是尼姑,东西虽不是很好吃,但在这里可以感受着寺庙古朴气息,望着烟雾缭绕的香火,呢喃的诵经声从寺院深处传来,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放松身心,享受一刻难得的平静。
岁月_无_痕 | 2025-2-2 18: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我最喜欢去的是老名健康凉粉分店 (就是离拉萨饭店很近的这家)去吃藏面。还有那个叫夏巴里的饼。那里的甜茶,我倒不是很喜欢。一般很少喝。

甜茶我喜欢去老光明。觉得那里比较有感觉。喝茶,发呆,我一个人也可以呆很久。

雪幼儿园茶馆,应该就是kao说的山洞茶馆。
没去过。无法评价味道和感觉。

雪消费社茶馆 ,跟藏族同事一起去过。里面很大,几乎全是藏族。没什么很特别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场去老名健康凉粉店的缘故。其他的觉得如果不是非常有特色,就感觉很类似。就像革命茶馆,我自己也觉得与其他茶馆没很大区别。
苏小小 | 2025-2-6 23:4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过百乐茶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